废旧轮胎是怎么通过废轮胎炼油设备变身的
废旧轮胎被称为“黑色污染”,如何处理一直是世界公认的环保难题。我国是轮胎生产大国,也是轮胎使用大国,每年的废旧轮胎产量一直在不断攀升。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大约在740万吨左右,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不断攀升,到了2013年,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已经超过1000万吨。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轮胎回收发展速度也是很快,产业布局趋于合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登记注册的轮胎翻新生产企业800多家,年产能约为2000万条;废轮胎循环利用企业约1500多家,再生橡胶年加工能力约500万吨,橡胶粉年加工能力约100万吨,热裂解20万吨。
虽然发展速度不慢,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尽均衡。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的轮胎翻新量为900万条,比2010年的1400万条减少500万条,比“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的2615万条少1715万条;再生橡胶产量410万吨,比2010年的300万吨增加110万吨,比“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的260万吨增加150万吨;橡胶粉产量55万吨,比2010年的25万吨增加30万吨,比“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的80万吨少25万吨;热裂解8万吨,比2010年的5万吨增加3万吨,比“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的10万吨少2万吨。
现在据有关专家介绍到,现在对于废轮胎的处理,废轮胎炼油设备厂家大概是直接用、做胶粉、生产生胶、翻新和热裂解进行土法炼油五种方式。但是土法炼油已经被国家禁止。
专家给出了自己建议:首先在轮胎生产环节或销售环节即征收废旧轮胎处理费,可以仿效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做法。其次,对废轮胎的运输、贮存、处理和再利用实行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出台政策鼓励规范的有实力的轮胎循环利用企业进入废旧轮胎回收领域,并予以一定补贴,通过经济杠杆提高正规企业从事回收行业的积极性。再次,出台政策鼓励轮胎翻新企业为车主提供轮胎管理与服务,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减少废轮胎的产生,从源头上保证翻新胎体质量可控。同时坚决取缔土法炼油小工厂,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分析认为,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文件规范废轮胎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表明,强调加强,这些文件的实现,环保废轮胎炼油设备的废轮胎回收市场有望得到规范。市场格局也将改变,一些不符合条件的落后企业将被淘汰,优势企业将更加突出。
废旧轮胎的回收需要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需要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应该尽可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橡胶资源,特别是制定法律标准来促进橡胶的回收资源循环利用。